上海离婚纠纷律师-继子女能否继承继父母的遗产?

在再婚家庭中,继子女能否继承继父母的遗产,关键在于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是否形成了扶养关系。如果继子女与继父母在再婚时尚未成年,且在共同生活过程中,继父母对继子女进行了抚养教育,双方形成了事实上的扶养关系,那么继子女就享有与亲生子女同等的权利,属于继父母的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,可以继承继父母的遗产。若未形成扶养关系,则继子女一般不能继承继父母的遗产。当然,如果继父母立有遗嘱,指定继子女继承其遗产,那么继子女可依据遗嘱继承。
案例
王某与前妻离婚后,带着儿子小王与林某再婚。当时小王年仅 8 岁,林某对小王悉心照料,供其上学,直至小王成年。2023 年,林某因病去世,未留下遗嘱。林某与前夫育有一女小李,林某去世后,小李认为遗产应由自己和母亲的其他亲属继承,小王没有继承权;而小王则认为自己与林某共同生活多年,林某对自己有养育之恩,自己有权继承林某的遗产。
法律分析
根据法律规定,判断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是否形成扶养关系,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:一是继子女在未成年时与继父母共同生活;二是继父母对继子女履行了抚养教育义务,包括提供生活费用、教育资源等。在本案例中,小王在未成年时随父亲与林某再婚,林某对小王进行了抚养教育,双方形成了扶养关系。因此,小王作为与林某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,属于林某的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。林某去世后未留遗嘱,其遗产应按照法定继承处理,由其第一顺序继承人小李和小王共同继承,一般情况下,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应当均等。
律师建议
再婚家庭中,继父母和继子女应注重培养和维护彼此之间的关系。继父母要真心关爱继子女,积极履行抚养教育义务,为形成良好的扶养关系奠定基础;继子女也应尊重继父母,在继父母年老时履行赡养义务。这样不仅有利于家庭和谐,也能保障各自在遗产继承等方面的合法权益。
对于再婚家庭的财产继承问题,建议提前做好规划。可以通过订立遗嘱的方式,明确自己的财产分配意愿,避免因法定继承规则导致家庭成员之间产生纠纷。遗嘱中应清晰表述财产的范围、继承人以及继承份额等内容。
如果涉及继子女继承权纠纷,双方应首先尝试通过协商解决。若协商不成,可以向当地的调解机构申请调解,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。在诉讼过程中,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存在扶养关系,如共同生活的证明、抚养费用支出凭证等

返回顶部

咨询电话 17602175761
联系邮箱 17602175761@163.com
联系我们联系我们
微信微信